中国政法大学专本连读实验班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文革中学校被停办,文革结束后复办。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新校址。 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进修生院、研究生院三院办学格局。 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 引领着国家法学理论的变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770人,其中本科生8464人,研究生5794人,留学生512人。教师89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0人,硕士生导师547人,教授252人、副教授378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7.07%。
学校现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法律硕士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儒学院、高级政法管理干部进修中心、中欧法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共19个教学单位; 设有诉讼法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证据科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法治政府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人权研究院、比较法学研究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10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哲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新闻学共18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6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学校先后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157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每年通过多种合作交流项目派出近千名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2008年建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随着该项目的实施,学校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的格局、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
(1)、中国政法大学专本连读班简介:
学生报到后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专本连读实验班。
学校协助为学生注册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自考或成人教育学历,非统招普通本科学历),本科毕业后符合条件者可以自主报名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或报考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有机会能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2)、学习年限:3年本科(国家承认、教育部电子注册、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2-3年研究生(双证)。
(3)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中国政法大学专本连读班,须符合下列条件
1、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必须是当年高考生。
(4)、专业设置:法学,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5)、教学管理:
1、入校起由中国政法大学统一安排军训、学习考试、参加社团活动等。
2、协助办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证、校园一卡通,图书证,上机卡等
(6)、学历及证书颁发:
学生本科毕业,符合条件,报考我校研究生。三年研究生毕业,学生在校期间考试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颁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
(7)、收费标准:
1、学费:15000元/学年,按该专业统招生相同学费收取,教材费按实际收取。
2、住宿费:4800元/学年。
注明:上述费用根据今年物价部门政策执行。有中国政法大学正规发票。如收费有变动,将另行通知。
(8)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